清代時期寺廟建筑的龍柱裝飾藝術形式基本是單龍盤柱樣式,且降龍盤柱居多,以龍飾為主,龍的整體造型威武,風格拙樸大方。在柱身下部簡單配以水紋裝飾,在龍爪和龍身部位點綴祥云紋飾,給人以蒼勁有力的感覺,有些石雕龍柱還會雕琢一兩個仙人。龍鱗多是以只有一個層次的線雕形式勾勒出來,龍柱的柱頭部位不太凸出,都是柱身上端直接與檐枋、穿插枋相接。
清代龍柱沿襲左公右母的柱式慣例,在表現(xiàn)手法上又以龍口的開合和龍的頭高低做區(qū)分,即開口為公,合口為母,左側公龍的頭稍高于右側母龍。其背后的文化內涵或許和封建社會女性地位較低,在家中無話語權有關,這也體現(xiàn)了傳統(tǒng)民俗文化中保守的部分。
當前名稱:清代時期寺廟龍柱的形式與特點
URL鏈接:http://www.sd-ha.com/hangye/shidiao/n36368.html
聲明:本網(wǎng)站發(fā)布的內容(圖片、視頻和文字)以用戶投稿、用戶轉載內容為主,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,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。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(wǎng)站立場,如需處理請聯(lián)系客服。電話:028-86922220;郵箱:631063699@qq.com。內容未經(jīng)允許不得轉載,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: 創(chuàng)新互聯(lián)